讓文明道德新風吹遍每個角落——臨夏市新時代市民道德建設掠影

日期:2024/06/14 15:06  來源:文明河州

字號:[][][]

  ?一個人追求道德的生活,人生就會更有意義;社會尊崇道德的風尚,社會就會更有力量。

  近年來,臨夏市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征、富有臨夏市特點的市民道德建設新路徑,努力“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形成全社會同頻共振,讓文明道德新風吹遍每個角落。

  臨危不懼救火險,見義勇為顯擔當

  就在2023年5月24日下午,家住臨夏市城郊鎮肖家村香匠莊的臨夏回民中學高一學生綻志鑫因感冒請假在家休息,突然聽到父親的呼救聲,他趕忙翻身起床,原來是鄰居家著火了,只見濃煙滾滾、火星四濺,情況十分緊急。于是,綻志鑫不顧個人安危,馬上提起水桶去救火,由于從院內澆水滅火效果不明顯,來不及多加思考,綻志鑫就提上一大桶水,翻上屋頂直接對著火點澆水,就在火勢被控制時,因明火燒塌房頂,綻志鑫不幸掉進火炕。因當時火勢較大,綻志鑫身體多處被燒傷。隨后,前來施救的群眾及城郊派出所工作人員趕緊將綻志鑫送到臨夏州人民醫院救治。

  “我什么也沒想,當時看到鄰居家著火了,就想著快點救火?;鸫蟛淮?、會不會被燒傷都沒想到,就算想到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救火要緊。”問及救火時的感想,他用簡單樸實的語言再一次打動了我們,勇敢地做好事,不需思考,無須多言。

  近幾年,臨夏市涌現出的見義勇為先進典型,不管是跳河救人的人民警察,還是奮不顧身救火的青年學生,無不顯示著臨夏市精神文明、市民道德的提升,這背后不僅是臨夏市對市民思想中“最美”的不斷賦能,全市上下積極發動基層選拔樹立“最美”,發現、培養、放大道德楷模,加大“最美”評選宣傳力度;在村社區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道德講堂”“身邊好人故事宣講”等,開展讓身邊好人、凡人善舉上墻等多種行動,營造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社會氛圍。

  在價值觀多元的現代社會,這種質樸的宣講、真情的流露,更容易獲得人們的認同。弘揚“最美”,無疑是將道德觀念轉化為社會群體意識,為構筑“道德高地”、建設“精神家園”注入強大的價值力量。

  “幸福食堂” 為家鄉老百姓辦“食”事

  一粥一飯,三餐四季,這些生活“小事”,實則民生“大事”。近年來,臨夏市聚焦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積極推進各村(社區)“關心關愛幸福食堂”建設,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進一步提升城市幸福指數。干凈溫馨的環境、熱乎美味的家常飯菜,讓老年人“近”享家門口的幸福“食”光。

  臨近飯點,走進臨夏市枹罕鎮王坪村“幸福食堂”,映入眼簾的是寬敞明亮、干凈整潔的就餐環境,廚房里設備一應俱全,食堂門口張貼著每日午餐供應菜單,有酸辣白菜、蒜苔炒肉、紅燒茄子、漿水面、臊子面等十幾種菜品和面食供老人們選擇。“附近的老百姓對飯菜都很認可,都說食堂里的飯菜軟糯可口,適合老年人口味,他們經常來吃都吃胖了,看著老人吃得好就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肯定”,臨夏市枹罕鎮王坪村黨支部書記陳玉龍如是說。不一會兒,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飯菜從廚房端出,老人們圍坐在一起,邊吃邊聊,溫馨又幸福。

  從“吃飯難”到“吃好飯”,從“空巢獨居”到“精神樂土”。臨夏市“幸福食堂”不僅是便民助餐點,更是連接政府與百姓的橋梁紐帶,這些為民辦實事的“小切口”實踐,切實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傳遞了城市溫度。

  積分超市賦能鄉風文明新風尚

  “無形之德”轉化為“有形之得”,讓越來越多群眾主動投身道德建設中。截至今年6月,各實踐站憑借“積分”,累計兌換147.5萬元的物品。走進積分超市,抽紙、洗潔精、洗衣液、垃圾桶等生活用品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每件物品上都貼著一張小卡片,標注著這些商品兌換所需的積分。村民通過參加村上組織的日常志愿活動就可以積攢積分,兌換物品,自“積分超市”運營以來,臨夏市各村有效整合社會各類資源、依托積分獎勵模式,激發群眾的歸屬感。

  新時代文明實踐“巾幗家美”積分超市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設、推動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以“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為基礎,推行全員積分管理,扶老攜幼積極參與和美鄉村建設,已在全市35個村全覆蓋創建“巾幗家美積分超市”并規范運行2年,小“積分”引領文明新風尚的社會效應正在凸顯。

  不僅在鄉村,道德規范已廣泛融入到組織規章、行業守則、職業規范各個方面,拓展至企業、商圈、專業市場、社會組織等,通過建章立制,為公民道德行為習慣的養成制定具有剛性約束力和常態化保證的制度體系。

責任編輯:任潔
图片区小说区偷拍区日韩_图片区小说区视频区偷拍区_图片区小说区视频区_图片区小说区区国产明星_图片区小说区欧洲区